| 收藏
(已有 35 人评论)
作者:饶胜文著
|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5596-6525-6
简介:本书以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兴衰脉络为主线,围绕天命、合法性与政治兴亡这一主题做了通透的论述,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诸如衣带诏的真伪、《隆中对》的得失、襄阳之战的明暗折冲、夷陵之战的败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孙刘联盟的政治问题、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检讨等——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李严案、姜维复国之谋等细节也作了补充性的分析。
(已有 28 人评论)
作者:(美)周策纵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8
ISBN:978-7-220-11338-3
简介: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
(已有 8 人评论)
作者:(英)毕可思著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05
ISBN:978-7-221-17833-6
简介:本书的故事从19世纪30年代,即1830年开始讲起,叙述了一直到清末的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与西方仅保持了极少的贸易来往,鲜少有其它交流,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种畸形的东西方的平衡才被打破,西方列强用枪炮开始逐步强迫清帝国打开自己的国门。本书通过当时在华洋人的众多笔记、档案,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换一个视角来观察当时中国社会租界、通商口岸等的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韧性和努力自救的一段历史。
(已有 3 人评论)
作者:(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邓嗣禹著
|
出版时间:2019.08
ISBN:978-7-5139-2247-0
简介:本书在“冲击-回应”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
(已有 14 人评论)
作者:(加)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2
ISBN:978-7-5225-0681-4
简介:本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中间地带”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蕞低,同时使利益蕞大化。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
(已有 1 人评论)
作者:(日)宫崎市定著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6
ISBN:978-7-5711-0569-3
简介: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
(已有 1 人评论)
作者:鞠海著
|
出版时间:2024.10
ISBN:978-7-5596-7664-1
简介:本书讲述了从咸丰到同治年间士大夫群体如何应对晚清大变局的故事。清代中后期的统治者不断在应对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来自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也有来自国内政治格局的挑战。一群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尤其是程朱理学熏染的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力挽狂澜。他们投笔从戎,从官宦生涯转向戎马生涯,将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践行到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实践中,做到了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终于成就了一番事功。在入世办实务的过程中,他们身处政局、沙场和生死之间的多重夹缝,生死的焦灼、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都压在他们的肩头,磨练着他们的心智,这群从书斋走向沙场的文化理想主义者和实干者们,不仅成为晚清政局里的头面人物,挽救清廷的存亡,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让今天的我们看到,儒家文化的精华如何在个人的社会行动和日常生活中转化为处事的智慧,转化为精神的定力。
(已有 2 人评论)
作者:(美)苏思纲著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2
ISBN:978-7-5535-2299-9
简介:本书讲述了美国华人民权运动家王清福为同胞争取平等权利而不懈奋斗的精彩一生。19世纪末,美国经济下滑,失业率高企,部分美国人将此归咎于华人劳工,排华势力逐渐抬头,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排华法案》。王清福为了捍卫华人权益,在美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四处演讲,同反华人士公开辩论,积极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纠正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